这次回国考察中美高校交流项目,感受颇多。而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却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这也许是在这方面听得最多、见得最广的原故吧。如今中小学的课程之艰深,课外作业量之大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举例来说,不久前,我偶然翻开外甥的课本,读到这样一道数学题:
“哥哥的存款是弟弟的9倍,姐姐的存款是弟弟的6倍。弟弟有8元,请问哥哥和姐姐各有多少元?”
我拿着这道题请教了同我一起来华的一位美国数学教授。他认为该题最起码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当我告诉他该题出自“学前儿童入学先修”(华文出版社,1993)的时候,他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我于是进一步向他描述了外甥的其他技能,例如珠算和心算多位数加减法,三级钢琴水平等等。这位数学教授兴叹不已之余,对我的外甥,一个五岁半儿童的身心健康表示忧虑。
的确,美国自幼儿园至高中毕业这段时期的教育同中国同等阶段的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美国学生在考重点中学或重点小学方面压力很小。美国有众多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还有“私塾”。这个复杂的体系减低了需求方面的压力。从教育方针上说,有些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学校都要履行的。这些原则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把发展体育,增强体质放在首位;2)注重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批判能力和协作精神;3)教授与学生年龄段特点相符的知识;4)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活字典”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培养具有上述素质的普通人。因而,美国中小学根本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家长在择校时对学区条件,包括对校舍四周治安情况的注重往往是第一位的。此外,任何中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升入大学。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学生都能够进入名牌大学。像耶鲁、斯坦福一类学校的录取线还是很高的。
在上述四条基本原则的框架内,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普遍的几个特点是:①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②教学同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经常有机会走访工矿企业。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很早就开始了解社会和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③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举例来说,我们的邻居家里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名叫斯蒂芬尼。有一次,老师给她留的绘画作业是画五张描写春假活动的画。她是这样完成作业的:在第一页纸上画一个小孩手执一条线,这条细线穿过三页纸,一直通到第五页纸的边缘,在那里她画了一个风筝。当斯蒂芬尼把作业拿给我欣赏时,我只好直截了当地劝她再加点别的什么东西,因为实在有偷懒之嫌。她却坚持认为“Itisprettycool!”(这才棒哩!)果然老师给了个“A”,并且在作业中写了如下评语:“当我看第一页的时候,不知绳子的那一端绑着什么东西,猜想是一条狗。直翻到最后一页才发现,是个风筝。创意新颖!”
美国中学生的课外作业并不多,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麦当劳或超级市场打零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学的实践活动极其丰富。例如,偏重理工科的学生往往已经开始为大公司编写程序或是做类似的实习活动。美国中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热衷于健美锻炼,强壮和优美的体型是青年们追崇的时尚。
如果把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同美国相比,美式教育,不客气地说,实在类似于游戏。不少美国人也很担心美国的教育质量在下降。80年代初曾经有篇轰动一时的调查报告,题为“处于危机关头的民族”,揭示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历史、地理、数学等方面极其薄弱,远远落后于许多亚洲国家。报告认为美式教育是失败的,必须立即改革。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美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正说明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美国的青年人富于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善于把握机会,而美国社会亦不以学历和资历取人。这种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盖茨和乔布斯式的青年天才。他们虽然没有多少学历,却在转眼之间把美国变成了信息时代的先锋。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样一批不受学历束缚,勇于创新,并且在竞争中活跃无比的青年人,美国的经济是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必须指出的是,协作精神也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协作能力,单枪匹马在大工业社会中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中国的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恐怕仍然因循传统,即把考试放在第一位。这也许同教育界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的缺乏亦有联系。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其弊端在于极大地排挤了对创造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这种损失是不可低估的。试想,一个只知背书,不善于创新,性格孤僻,在实际问题面前一筹莫展的学习尖子对社会能做多大贡献呢?中国的教育应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这将是中国跨入大工业社会所必须首先迈出的一步。(作者系:美国布鲁斯堡大学语言文化系主任,教育学博士)